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豫西山区农村沙眼流行病学的新特点
作者:李蕴随 黄…  文章来源: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450003  点击数1635  更新时间:2007/5/19 13:39:54  文章录入:guohaoyi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了解豫西山区农村沙眼流行病学的特点及趋势,以提供沙眼防治决策的依据。 方法:采取群体抽样的原则,于2007年初再次对河南豫西山区3个乡、6个自然村的居民和中心小学进行普查,并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流调资料进行比较性研究。为了便于比较,沙眼诊断标准,仍以1979年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沙眼诊断标准为准。结果: 1.活动性沙眼的患病率由原来的31.2%降至现时的6.6%;2.活动性轻沙眼患者(I型)占95%以上,重沙眼(II型)仅有4.2%;3.现症沙眼的患病率与性别无关, 8~15岁为高发年龄段(9.2%);4.各自然村患病率不等,最低为3.4%,最高为12.8%,有明显的区域性高发倾向; 结论:豫西山区农村沙眼的患病率约为6.5%左右;以I型轻沙眼为主,易感年龄段为8~12岁的儿童;高发区集中在个别自然村;进一步调研的重点是弄清高发区的相关流行因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