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衡山白内障家系的临床观察与调查研究
作者:罗维骁  文章来源:爱尔眼科衡阳医院 421001  点击数1118  更新时间:2006/6/21 21:41:55  文章录入:罗维骁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调查衡山白内障家系,并对其致病基因进行寻找。 方法:对所在的家系成员进行临床检查,另外通过问诊了解在外地的患者及他们的后代发病情况。对白内障临床类型进行观察。利用连锁分析对该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寻找。 结果:该白内障家系传递了五代,共累及26人,男性共15人,女性共11人,该家系的传递规律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家系患者症状有两种。一种是核性白内障,另外一种是点状白内障。家族IV:5,V :3,III:1表现点状白内障,其他成员表现核性白内障。III:11双眼睛视力均是0.5,经过荧光造影检查,发现眼底发育正常,无其他临床症状。另外表现为核性白内障的患者有的白内障明显致密(IV:14),有的较疏松(IV: 20)。致病基因突变已经确定,由野生型G突变成A(G→A),对应蛋白质精氨酸突变成组氨酸。 结论:该白内障家系成员在临床表现不同,进一步说明白内障的遗传异质性。致病基因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拓宽白内障致病基因谱,为我们更好的认识与了解白内障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为该疾病的出生缺陷干预提供了可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