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后囊膜破损I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缝线固定与非缝线固定的对比观察
作者:任百超 赵…  文章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710004  点击数1011  更新时间:2006/6/22 8:51:44  文章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比较评价“后囊膜破损的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简称:缝线固定组) 与“利用残留的赤道部囊膜环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简称:非缝线固定组)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6月至2005年6月对 我院施行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损的随机进行“后囊膜破损的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简称:缝线固定组) 共49例49眼与“利用残留的‘赤道部囊膜环’ I 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简称:非缝线固定组)共53例53眼就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性观察。 结果:表1 术后两组视力比较 表2 术后两组并发症比较表 结论:“利用残留的‘赤道部囊膜环’ I 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视力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缝线固定组效果较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