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1届全国会 >> 视光学11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病情况分析         
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病情况分析
作者:杜东成 周… 文章来源:武汉市艾格眼科医院 430019 点击数:1518 更新时间:2006/6/30 21:11:25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病特点及可能相关的主要因素。 方法 按随机原则,主要登记20岁以下近视眼2119例,其中学龄前儿童近视眼145例,右眼:143眼;左眼:143眼。男:90例;女:55例。平均发病年龄:3.77±1.15岁;平均就诊年龄:8.63±4.69岁。每例患者均行扩瞳检影验光、裂隙灯、眼底及眼位检查,绝大多数行A超测量眼球轴长。可行视力检测者:双眼均为131眼。行A超:右眼:125眼;左眼126眼。视力、屈光度、A超值、眼底改变按眼别统计,其它情况按例数统计。将12岁以后发生的近视眼设为对照组:55例,右眼54眼、左眼55眼;男:22例;女:33例。将数据输入SPSS 10.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男:女=1.64:1。右眼与左眼:矫正视力:0.53±0.30,0.54±0.30;屈光度(D):-7.68±4.70,-7.47±4.44;眼轴长度(mm):25.53±1.89,25.36±1.74;眼底改变:豹纹状:50.35%,44.76%;弧形斑:16.78%,15.38%;弱视:80.15%,79.34%;斜视:11.03%。有阳性家族史者:37.24%;早产:6.90%;双胎:2.76%。和对照组相对比,除早产及双胎未统计学意义外,其它各项都有明显或极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病具有屈光度高、眼球轴长均值高、眼底改变百分比高、弱视百分比高和视力损害严重等特点。阳性家族史可能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学龄前儿童近视眼是成人病理性近视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应高度重视学龄前儿童近视眼的防治。
会议投稿录入:杜东成成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