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Terson综合征的病变特征及手术时机 |
热 ★★★ |
|
Terson综合征的病变特征及手术时机 |
|
作者:修方伟1,… 文章来源:日照市人民医院眼科,山东日照276826 点击数:827 更新时间:2011/5/13 11:58:00
|
|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患者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病变特征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时机选择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2002~2009年共收治Terson综合征12例22眼,术前视力光感~0.02,病程1~6(平均3.2)mo。病人两眼对称发病具多。术中发现玻璃体出血大都集中在中轴偏下方及后极部,玻璃体多有浓缩变性,发生完全后脱离。存在视网膜前出血12眼,黄斑区有积血池形成8眼,多灶性出血4眼。全部病例施行常规经睫状体平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根据玻璃体视网膜情况,配合施行剥膜,眼内电凝止血,气液交换,眼内光凝及巩膜外冷凝等治疗。采用眼内气体充填10眼,眼内硅油充填8眼。结果:术后所有病例术后视力显著提高,玻璃体腔清亮。术后随访20眼,约2~26(平均8.8)mo,其中无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8眼视力提高到0.4~1.0(平均0.67);有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12眼视力提高到0.12~0.5(平均0.32),两者相比视力提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二次行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复位。结论: Terson综合征严重玻璃体出血,尤其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对视网膜神经功能有损害,适时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能尽快恢复患者的视力,对防治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大有裨益。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突破医患关系瓶颈 努力创建和谐医院 下一篇会议投稿: 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自动视野检查法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